For Our Japan
For Japan Lovers By Japan Lovers
熱門文章
堂本光一成下流王子?
(新浪)據香港媒體報導,今年踏入35歲的KinKi Kids成員堂本光一,醉心演出音樂劇,加上其興趣是看F1賽車,甚少傳出緋聞,一度被懷疑是同志。不過最新一期《周刊女性》就拍到他與工作伙伴跟三名美女深夜聯誼的情況。據爆料稱本月9日深夜,堂本光一在經紀公司同事、廣告公司男性陪...
女優瀧澤蘿拉被曝賣淫 一次近萬元
(新浪)據台灣“今日新聞網”消息,俄羅斯、日本混血AV女優瀧澤蘿拉,宛如芭比娃娃的精緻五官,一出道令人印象深刻。不過,演出四部AV后,一口黃牙被網友嫌棄,她閃隱退居東京青山的色情店兼職“性服務”,據悉和她交易一次,90分鐘叫價12萬日元,有不少男粉絲前往捧場。
話題手機《Panasonic Lumix CM1》限量 2000 台
Panasonic CM1一開始就只有2000支的數量,所以……對於價位也請有些心理準備,要價12萬日元,約台幣3萬2。將於3月12日發售。LUMIX CM1採用1吋CMOS感光元件,有著20.1MP像素,搭配LEICA DC ELMARIT 28mm f/2.8 ASPH...
京阪電車於2017年推出「頂級列車」
京阪特急プレミアムカー 大阪與京都之間的「京阪電車」,將於2017年推出指定席特急車廂「頂級列車(PREMIUM CAR)」,預定上半年就會啟用。旅客可以在短暫的搭乘中,享受奢華的感覺。京阪電車推出的「頂級列車(PREMIUM CAR)」,將採用8000系的特急車輛,主要...
工藤新一的家 明年開幕
漫畫《名偵探柯南》的作者青山剛昌老家位於日本鳥取縣北榮町,多年來都與柯南合作,吸引粉絲前往觀光。近日傳出消息,要在此處打造「柯南之鄉集合店舖」,並於1日開工,其中最受矚目的建築物就是工藤新一的家。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日本博士生畢業後為何同樣就業難
2012年,日本文部科學省對該年度的共計1萬6260名應屆博士畢業生進行了就業實態調查。
通過調查結果獲悉,在這1萬6260名博士畢業生里,只有8529人有固定工作,屬於長期聘用。
而剩下的半數畢業生里,有2408人被限期聘用,聘用期限在1年以上,但其後的收入和地位完全沒有保障。
另有3003名博士畢業生“鳳凰落地”,變成了閒賦在家的待業青年。
在日本,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博士畢業生比大白菜還沒有市場呢?
首先,博士畢業生本身的價值觀念影響其就業出路。
在日本,博士畢業生的傳統人生路線,就是在校時埋頭苦讀,畢業後留校任教。
這也被視為是最好、最保險的就業出路。
雖然博士畢業生們個個希望留在大學,但日本各大學能夠提供的就業名額卻沒法隨博士隊伍的擴大而水漲船高。
1991年,日本博士畢業生的總人數是6201人,大學教師的招聘名額是8603人,可謂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人人穩拿金飯碗。
到了2009年,雖然日本全國大學教師招聘名額有1萬1066人之多,但博士畢業生的總人數卻達到了1萬6463人。
名古屋大學商務人才育成中心副教授森典華也說:“現在,就連大學教師隊伍裡,也有不少人將博士畢業生到企業工作,視為'失敗者的選擇'。要為博士畢業生打開
就業之路,教師本身也得先轉變價值意識。”
其次,比起博士,企業更願意聘用碩士。
2007年,有42%的受訪企業都表示,在最近5年內沒有聘用過博士畢業生。
2010年,以製造業為代表的日本大型企業裡,聘用應屆博士畢業生的僅佔7%。
站在學歷高峰的博士畢業生們,為什麼這麼不受待見呢?
野村綜合研究所於2010年提出的一份報告書中闡述,“企業對於博士的評價並不低。但企業認為博士在能力上並沒有比碩士優秀太多。而且有眾多的意見認為,博士缺乏
協調性。”
事實上,早在幾年前,日本國立大學電氣通信大學校長梶谷誠就認識到“日本的博士培養體制正在面臨危機。
”他說,“日本大學培養出來的博士一般只適合做研究者、學者
,而不適合進入經企業工作。可是一個國家或是企業是不能沒有博士人才的。但現在要想培養出適應社會的博士人才,光靠大學自身的力量是辦不到的,需要'產學
官'聯手才行。”日本國家綜合科學技術會議議員、東北大學名譽教授原山優子也表示,“為了維持國內的研究水準的高度,也為了將來的公司利益,日本企業應該積極協助大學培養研究
人才。”
最後,日本政府只搖旗,不實幹。
從90年代開始,日本政府方針呼籲,社會廣泛需要高學歷的研究人員。
因此,日本各大學院也緊跟政策,積極招生。
在1991年到2006年的15年間,日本博士畢業生總人數擴大了2.6倍。
可是日本政府只管搖旗,日本企業又不給力,造成許許多多的博士生一畢業就失業,大有上當之感。
而學弟學妹見此情景,也開始對升學望而卻步。
比如2002年,選擇繼續攻讀博士的碩士畢業生佔總體的14.1%,到了2012年,選擇繼續攻讀博士的碩士畢業生就只有9.6%,還不足一成。
但即便如此,在這不足一成的年輕人裡面,還是有半數都沒有固定工作。
2013年6月,安倍政府又推出新的成長戰略,其支柱之一就是推動技術革新,多培養高端人才。
的確,技術之本在於人。
然而,不為人才預備安身之處,再如何拼命搖旗吶喊,下面也沒有人跟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