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5日 星期日

「遊日輻射超標」 留言屬流言?


【經濟日報專訊】日本核事故發生至今逾半年,不少港人已遺忘,但近月社交網站及討論區出現恐慌性「流言」,稱有港人遊日回港,在機場檢查發現身體輻射超標,回港後醫生忠告兩年內、甚至一生不能生育,更有孕婦胎兒被驗出全身生水泡。
流言已令部分曾經赴日的港人恐慌擬求醫檢驗;香港核醫學會會長魏偉達醫生直指流言不可信。
fb及親子王國等熱傳
社交網站facebook和親子王國最近「流言」紛飛,網民Ida Chan在facebook說,看到朋友的留言,指有友人到日本度蜜月後,在機場自願性檢查輻射,結果太太無事,丈夫的輻射量卻超標,回港後看醫生,並叫他們兩年內也不要生育。留言獲得不少網民回應,不少人表示驚慌及和應,有人稱「有朋友去九州都話超標」。
但保安局回應指,本港機場早在5月已停止為入境旅客進行自願輻射檢查。
另有人在fb和應說,一名朋友的親戚在懷孕6個月時到東京旅行,行程前胎兒正常,但回港後到醫生處覆診,卻發現胎兒在母體內全身出了水泡,且更有血在水泡內,醫生建議他們將胎兒拿出。
又有人稱數名到日本的朋友都中招,出現如皮膚、腸胃不適,或是頭昏、嘔吐,聲稱經醫生診斷因身體有過多輻射。
上周剛與丈夫到北海道旅行回港的嚴小姐向本報稱,最近收到類同留言的轉載,擔心夫妻兩人受輻射影響,因未來一、兩年擬生育,故打算做檢查求安心。
對於網上的流言,香港核醫學會會長魏偉達醫生認為流言不可信。他以治療甲狀腺亢進或癌症為例,如甲亢病人要用高達3.7億貝可的放射性碘治療,甲狀腺癌症患者更要用29.6億貝可的放射性碘治療,但醫生也僅會要求他們不要在半年內生育,而這些治療已有50年歷史,醫學界並沒有發現利用放射性碘治療的病人,不育或生畸胎的比率較一般人高。
「媽媽一早頂不住」
魏指,港人遊日最多逗留短時間,且現時日本大部分地區的輻射水平已下降至低水平,故流言指會影響生育的說法並不可信。
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也指,如胎兒因輻射出現水泡,那麼輻射量要非常高,幾乎要身處在核意外現場才會受這樣嚴重影響:「輻射要穿過衣服、皮膚、肌肉、脂肪、子宮、胎盤、胎水,好多層才會令胎兒有水泡,要過這麼多重,那輻射量要好勁,但可能媽媽已一早頂不住死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